人们与律师打过几次交道之后,有的对律师评价挺好,但也有的觉得律师很差,甚至憎恨律师,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?那是因为律师们的执业理念不一样,工作质量自然就会大不相同。
有的律师严守职业道德,总是把诚信放在****位,信守委托合同,同时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,他们对委托事项有高度负责的态度,实事求是地向当事人介绍案情,针对委托人的疑虑,详细讲解相关法律,以及律师的思路与对策。他们的真诚态度和踏实作风让委托人感到这位律师责任心很强,好沟通,业务能力也挺好,很放心。在办案过程中,能够适时地向委托人介绍案情进展情况,解答委托人的问题,让委托人感受到律师一直在非常努力地工作,并且有足够的能力应对办案中遇到的各种问题,是值得信赖的。
而那些评价差的,后来被换掉的,甚至被投诉的律师是什么样的呢?这些律师**初给人的印象有的非常好,因为他们敢答应委托人的要求,只要肯出钱,所有的愿望都能满足,而且律师费也不高。可是,这些当事人很快就会发现,事情并不像律师当初许诺的那么顺利,虽然钱花了不少,但目的并没有达到。律师给出的解释是,案情不是你们当初介绍的那样简单,这怪不得律师,等等,理由有的是。当事人不清楚其中的底细,也不敢与律师搞僵,只好忍了。
有的当事人发现,交了律师费之后,律师又不断地提出交钱的要求,比如,再交2万元,可以让检察院退回公安局补充侦查等。其实,检察院将案件退回公安补充侦查是办案中的常态,并不需要找关系。还有的律师让当事人出搞关系的费用,这个理由是大多数委托人无法拒绝的,也不知道究竟这些钱进了谁的腰包,**后,他们收的钱加起来远远超过一般律师的收费。
还有的当事人发现,律师签了委托合同之后,不认真负责,如去看守所会见的人不固定,这次是这个律师,下次又换成别的律师;律师不愿意与委托人沟通情况,委托人始终不知道案件的基本情况,不知道律师究竟干了些什么;有的律师直接告诉委托人,等案件到了法院再做工作就可以;更有甚者,有的律师居然把需要当庭出示的证据搞丢了,或者忘记了出庭,等等。
律师的素质差别那么大,怎么让人识别和选择呢?
办法还是有的。一是不要轻信别人的介绍,也不要轻信律师的自我表白,而应当尽量多了解一些律师的情况之后,再与律师见面详谈,观察律师的职业素养如何。如果还是不好确定,可以再找其他律师面谈,经过比较心里就有底了。二是注意了解律师的工作情况,发现不及时沟通案情,不愿意解释相关问题的,可以追问原因,如果属于业务生疏或消极怠工的,可以考虑辞掉,更换其他律师。